有姐妹私信我说,我抱宝宝的时候,他总是用力往后仰!怎么办?
我说,我宝宝小时候一直都这样,现在两个多月了,也还有点。
还有在我宝宝小时候,就发现的一些小动作有点“不对劲”,比如小手总是握得很紧,腿也绷得直直的。
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宝宝力气大,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,这可能是“肌张力过高”的表现。
如果你家宝宝也有类似的情况,千万别大意!可以多学一些育儿知识,避免焦虑。
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“肌张力过高”这件事,尤其是宝宝可能发出的5大信号,新手爸妈一定要记牢~
信号一:小手总是紧握,很难掰开
宝宝的小手总是攥成小拳头,这其实是新生儿的一种正常反射。
但如果到了3个月左右,宝宝的手还是很难掰开,甚至掰开时感觉有明显的阻力,那就要警惕了。
肌张力过高的宝宝,手部肌肉会显得特别紧张,放松不下来。
小贴士:可以多给宝宝做手部按摩,轻轻揉搓手指和手掌,帮助放松肌肉。
信号二:腿部僵硬,蹬腿时像“踩刹车”
我家宝宝最近蹬腿时,腿总是绷得直直的,像在“踩刹车”一样。
一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的,后来才知道,这可能是肌张力过高的表现。
正常宝宝的腿部应该是柔软、灵活的,蹬腿时膝盖会有自然的弯曲。
小贴士:可以多帮宝宝做腿部运动,比如轻轻弯曲膝盖,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,帮助放松腿部肌肉。
信号三:竖抱时头后仰,身体呈“弓形”
如果你竖抱宝宝时,发现他的头总是往后仰,身体像“弓”一样绷得紧紧的,这也可能是肌张力过高的信号。
正常情况下,宝宝的头部和身体应该是自然放松的,不会出现明显的后仰或僵硬。
小贴士:竖抱时一定要用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和颈部,避免头部后仰。平时可以多让宝宝练习趴卧,增强颈部力量。
信号四:换尿布时,宝宝腿很难分开
给宝宝换尿布时,如果发现他的腿很难分开,甚至像“剪刀”一样交叉在一起,这也是肌张力过高的一个表现。
正常情况下,宝宝的髋关节应该是灵活的,双腿可以轻松分开。
小贴士:换尿布时可以轻轻按摩宝宝的大腿内侧,帮助放松肌肉。平时也可以多做髋关节的外展运动,比如“青蛙腿”姿势。
信号五:情绪烦躁,容易哭闹
肌张力过高的宝宝,由于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身体会感到不适,情绪也会受到影响。
如果你家宝宝经常无缘无故哭闹,尤其是换尿布、穿衣服时特别抗拒,那就要留意是不是肌张力过高了。
小贴士:多给宝宝做全身按摩,尤其是背部、手臂和腿部,帮助放松肌肉,缓解不适感。
很多新手妈妈包括我自己也在担心,宝宝的肌张力过高,到底要不要紧?
其实,很多宝宝的肌张力过高都是暂时性的,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善。
但如果宝宝同时出现多个信号,或者症状比较严重,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,排除病理性问题,比如脑瘫等。
即使宝宝出现了,也不用担心,这里有几个小建议,分享给大家:
01、多观察,别焦虑:每个宝宝的发育节奏不同,轻微的症状可能是正常的,不用过度担心。
02、多按摩,多运动:每天给宝宝做做抚触和被动操,不仅能放松肌肉,还能增进亲子感情。
03、及时就医:如果实在不放心,就去医院挂个儿科号,听听医生的专业意见。
养娃的路上,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战,但也充满了惊喜和感动。
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正在为宝宝“肌张力”问题发愁的爸妈们~